崗位實踐
黃榮洪——弧光燦燦 灼灼其華
漫步,身體正懸空在7、8米高空,手持焊槍,保持身體穩定,認真地焊接。車間年度重點常規產品國金1號項目旋風分離器進入生產裝配的關鍵時刻,旋風分離器部件大,懸空焊口多,焊口空間位置變化大,焊接難度極大。需要黃榮洪這樣的焊接高手,在身體懸空的情況下,根據焊口空間位置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焊接方式和焊接姿勢。一臺旋風分離器像這樣的焊口有800至900個。這樣高難度的焊接真讓記者大開眼界。
黃榮洪中等個頭,精明強干,多年來在平凡的焊接崗位上腳踏實地,練就了雙手焊接的高超焊接技藝,攻克了一道道焊接難關,實現了從普通工人向創新型員工的跳躍,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等多項稱號,用金色的焊花書寫著人生的光華。
雙手焊接有絕技
1992年,黃榮洪技校畢業加入東方鍋爐,成為水冷壁車間的一名普通焊工。繁忙的生產任務,要求他盡快進入角色,熟練掌握焊接技能。要在短時間內掌握焊接技能,不下一番苦工夫不行。在師傅的精心教導下,黃榮洪懷著對電焊工作的喜愛,憑著年輕人的一股沖勁和鉆勁,一頭扎進了閃閃的電弧光中。為了提高自己的焊接水平,黃榮洪認真學習各類焊接專業理論知識,不放過任何能夠鍛煉自己的實踐機會,勤學苦練,努力拼搏,很快熟練地掌握了各種焊接技法。
要干好工作,必須不斷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苦練技能,黃榮洪在工作中發現,因鋼結構的限制,往往有一些管子對接焊縫,處在右手焊接的盲區,正常的操作姿態根本不能完成工作任務,只有采用左手持焊槍的焊接方法才能解決問題。在工作空閑時,黃榮洪常常探索,并練習左手持槍焊接方法。千百次的重復焊接動作,常常使他的左手肌肉變得又酸又麻,但黃榮洪沒有放棄,終于練成了左手施焊的技能。
雙手焊接的技能終于在寧波爐項目派上了用場。寧波爐水冷壁部件采用了新型的合金鋼管,管屏幾何形狀復雜,施焊角度變化大、空間小,更困難的是工件上預裝的一塊鋼板成為焊工焊接的障礙,工作難度成倍加大。公司多名技術過硬的焊工均無法實現焊接質量合格。如果不能按時交貨,公司將遭受每天5萬元的滯納金。黃榮洪到生產現場看完實物后,當即表示有把握完成任務。左手焊接的獨門絕技,讓黃榮洪有十足的把握進行施焊,從而避開焊接工件的“攔路虎”。在隨后的日子里,黃榮洪每天泡在崗位上,連續工作10多個小時,終于保質保量地完成了這批工件的焊接任務。工友們都開玩笑說“黃榮洪兩手都能干活,硬是在搶大家的工時呢”。
疑難險重挑大梁
黃榮洪認為愛崗敬業是“高大上”的事情。疑難險重任務頂在前,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008年,年度重點產品“孟津爐”正投入生產制造,由于該產品使用的是由用戶指定的進口材料,焊材發生很大變化,焊工操作不適應,多數焊工的焊口合格率在80%以下,有的甚至只有50%左右。氬弧焊工序成為整個車間生產組織中的瓶頸。作為組長,黃榮洪心急如焚,帶領組員認真分析質量缺陷產生的原因,通過反復的試樣操作后,他琢磨出了一套適應新材料、又突破常規的焊接方法。但工期容不得一絲耽誤,于是,黃榮洪一人獨攬了1000多個焊口的焊接任務。每天穿著被汗水浸泡,布滿“鹽霜”的工作服,“釘”在了氬弧焊作業場地上,最終以高達99%的一次探傷合格率,確保了重點產品按期完成。
面對600MW超臨界鍋爐、1000MW超超臨界鍋爐等高等級產品部件已成為水冷壁車間主導產品的現實。黃榮洪帶領組員成立攻關小組,在車間質量員、焊接技術員的幫助下,黃榮洪反復探索,創新提出“五項措施”,攻克了600MW、1000MW高等級鍋爐產品批量制造的焊接技術難關,為公司600MW、1000MW高等級鍋爐產品批量化生產作出了貢獻。
發揚24小時服務精神,兌現對用戶的承諾。有一年,廣西南寧紙廠的設備需要搶修,當時黃榮洪正受著胃病折磨,但接到出差的任務后,他二話沒說就出發了。用戶就是上帝,一到工地,黃榮洪就全力撲在工作上,一日三餐不能按時就餐,常常是餓了就泡一碗方便面將就一下,甚至有時忙起來,連方便面都省了。這樣一來,胃病更加嚴重,讓黃榮洪時常整夜都睡不著覺,可他還是咬著牙硬扛了過來,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返修任務,兌現了對用戶的承諾。
探索創新克難關
黃榮洪愛探索、閑不住,平時愛想事,關鍵時刻能成事。
潞安氣化爐是東鍋氣化爐產業發展的重點產品,其制造難度代表著全球氣化爐最高水平。潞安氣化爐生產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合成氣冷卻器上部水冷壁部件鎳基焊材焊接多,焊接要求高、難度大。合成氣冷卻器上部水冷壁部件筒體內部要求使用鎳基焊材焊接。內部焊接空間狹小,焊工頭無法靠近,視線受阻,要求焊工在完全沒有視線的條件下憑感覺焊接。黃榮洪經過100多次反復研究、試驗、探索,創新提出與正常焊接完全迥異的鏡片反射持焊槍焊接蓋面加內填絲打底的方法,一舉攻克了特殊位置焊接難題。在焊接過程中,焊工看不到焊槍,熔池在反面,填絲在管子內部,視線從管子內壁看到焊縫,外焊縫無法看見,全憑感覺焊接,難度超乎想象。黃榮洪將該方法手把手地教授給小組成員,全部傳授操作要領。目前小組6人掌握了該焊接方法。800多個焊口,2班倒黃榮洪和他的組員20多天就完成焊接任務。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黃榮洪常常這樣要求自已,也這樣激勵工友。身為車間手工氬弧焊組的組長,黃榮洪深知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黃榮洪時常犧牲休息時間,手把手地將自已的焊接技藝傳授給小組其他成員,把自已多年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向組員講授,經常組織小組成員開展崗位練兵活動。在他的真心帶動和悉心指導下,組員們的技術提高很快,小組內形成了師傅勤于指導、徒弟虛心學習、組員相互切磋的良好工作氛圍。如今,他的徒弟王斌已成為東鍋“十佳焊工”。
多年來,憑借對崗位的珍惜和熱愛,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鉆研,黃榮洪取得的壓力容器焊工資格認證多達17項,在實踐中成長為焊接高級技師,獲得了東方電氣首屆“有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人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